成都心理咨询 | 成都心理咨询专家 | 联系我们
 

心理学知识

要怎么样才能管理情绪

来源: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10-26 浏览数:800 【收藏本页】

   心态问题及常见表现形式

  在成都心灵空间把心态分为三个段位:高位、中位和低位,心态处于中位是正常的、理性的,心态处于高位是易怒的、强硬的、想不开的、心理不平衡的,心态处于低位是心灰意冷的、颓废的。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或者某一段时间我们的心态可能是高位和低位之间的某一个点,而且会不断变化。因此,对心态的理性认识需要还原其本质属性,不能简单地用一个阳光、积极等词语来表达,不管什么原因,只要有心态问题也就意味着“心”偏离了正常的位置,要么高了、要么低了,此时重要的是及时有效调整,使得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过于计较一时得失,平和、豁达、踏实做人做事,这才是成熟的、健康的心态。

  高位心态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自大,低位心态的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自卑。

  (1)自大

  自大是建立在非常狭小范围基础上的过分自尊,自大也就是骄傲,有很多种表现形式:自尊过强心理、本位心理、不满足心理、为首位而竞争心理等。

  自尊过强心理。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的心理状态。自尊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当的自尊有助于克服各种困难和本身的弱点,产生出自豪感和自爱心。但过重的自尊心也会引起相反的效果,心理更加脆弱,往往会产生自卑,过度敏感,过度看中面子等。生活和工作中,因为自尊心作怪,我们很在乎自己的面子。常常因为面子与人争执,与人发生冲突;经常是面子好看了,一些美好的、重要的东西失去了。

  本位心理。由于个性、身份、偏好的差异化,我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本位心态,喜欢、擅长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本位其实是一种人性的表现。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各部门或员工的各种本位心态,互推责任,不愿提供本该分享的数据,不愿全力支持其他部门的项目。作为一般员工有本位主义心态是常见的,具体表现有很多,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放大自己的优点、别人的缺点,不心甘情愿地从事那些无法反映到自己工作表现、绩效的事情。很多经理甚至是高层领导也会有本位心态,例如发布命令时忽略了员工的感受,不愿意与员工充分沟通,不想方设法让员工了解并接受自己的想法,等等。

  不满足心理。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资源是有限的,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对永远存在的矛盾。对于员工个体来说,愿望、目标一个接着另一个,通过种种努力满足了当前愿望,又会有新的愿望和目标,今天的成绩变成了明天目标的起点,今天愿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埋下了将来不满意的种子。面对职场中的资源有限性和资源分配的波动,人们的愿望不可能随心所欲,心态问题就产生了。

  为首位而竞争心理。心理学认为,在很多方面,人类行为的真正基础不是贪婪,而是嫉妒。嫉妒是人类的天性,人们嫉妒别人得到的,好的东西希望自己第一个得到,希望自己得到的最大、最多,希望自己处在首要位置。面对首位竞争的心理,试图通过提供更多的稀缺资源来平息,只能是一个短期行为。在组织中,因为首位竞争的心理,常常把“非零和”博弈转化成“零和”博弈,人们似乎不愿关心他们的报酬、职位等是否满足了自己的要求,而关注的是他们的报酬、职位是否让他们感觉高人一等。令人沮丧的往往不是事实,而是比较。

  生活中,我们常常将自信与骄傲自大混为一谈。自信是客观认识自我、目标清晰、严于律己,自大是得意忘形、无所不能、苛责别人;自信是开诚布公、尊重他人、不卑不亢,自大是夸夸其谈、目中无人、趾高气扬;自信是心胸开阔、善于学习、追逐梦想,自大是小肚鸡肠、故步自封、胡思乱想。

  (2)自卑

  自卑感表现的方式有很多种,焦虑、悲伤、绝望、羞耻、害羞、发窘、厌恶、谄媚、奴性、依赖他人、懒惰等都是自卑感的表现形式。奥地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弃而不谈。”

  自卑感和社会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感不够,自卑感增加。人是社会动物,群聚而生,社会感是与生俱来的。人生的所有问题,都是社会问题。阿德勒认为“生命遭遇的最大困难,以及造成他人最大伤害的,是那些对人类没有兴趣的个体,就是这类个体导致了人类所有的失败”。

  自大和自卑在本质上是一回事。自大往往是装出来的,自卑才是真正的内涵。由于自卑一般是隐藏的,经常不为别人所知,所以我们会感觉到表面上自大的人多,自卑的人少。其实,自大只不过是掩饰自卑的一种方法。一个人的自大,往往是由于某方面的自卑,而自卑也会导致某方面的自大。

  心态问题的控制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大的时候,也有自卑的时候。对知识型员工来说,自己的学历、知识、技能、成绩、晋升、得到奖励等可能使得自己骄傲起来;而当遇到困难、问题、批评、失败时,就会产生自卑。一旦不能将自大和自卑控制在一定范围、强度之内,我们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严重的心理疾病。超过一定程度的自大和自卑一方面会影响我们融入组织或团体、与他人合作、分享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还会让我们孤立、封闭、拒绝合作、逃避责任,这是明显的社会感降低。长此以往,必将害己不利人。

  可见,有效控制自大和自卑是非常重要的,成都情绪管理咨询中心教你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归零与潜修

  需要用归零的心态、空杯心态去学习。成绩代表过去,骄傲只能使人自大。定期或不定期将心里的杯子倒空,将自己所重视、在乎的很多东西以及曾经辉煌的过去从心态上彻底了结、清空,这是每一个人所必须拥有的最重要的心态。职场上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成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知识社会、网络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过时的知识等于废料,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摄取能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生存下来。人生像时钟一样,到了子夜就要“从零开始”,只有归零,才会有新的周期与辉煌。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能适时把自己“归零”,才会海阔天空,心胸豁达。越能够把自己“归零”的人反倒越不会“归零”,不断“归零”就是一种上升与提高,也是一种难得的积淀与涵养。

  “七分清醒,三分醉”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工作中我们太多的时候只顾风雨兼程,却忘了观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只顾打造“人生”,却不肯多抽一点时间照料友情、亲情、爱情;习惯了在职场上的矜持和矫情,却渐渐淡漠甚至丢掉了自我和个性。这一切皆源于我们总是要求自己清醒、清醒再清醒,忽略了“醉”总是与清醒相辅相成。如果用“清醒”和“醉”这两只眼睛一起凝视人生,就会发现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更是歌声。

  工作时清醒,闲暇时醉。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成为最重要的人。因此,人们一方面崇拜成功的人,希望和他们在一起,另一方面又不甘心自己总是做配角。这就要求一个成熟的人不能处处清醒,事事拔尖,在自己的主业上要清醒,要敬业,要领先;而在次要方面,如业余爱好,就要懂得给别人留一些展现的机会,使人与人之间嫉妒更少,摩擦更小,关系更融洽,交情更深长。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上下左右不同的侧面看问题,改变从一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必定能更好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学过机械制图的人都知道,为了真实表达一个零件的结构,不就是有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俯视图,有时还需要剖面图吗!

  给生活和工作增加“佐料”和“养分”。我们习惯于吃咸或甜,换换口味,或许也是不错的感觉。生活和工作中的“佐料”赋予生活和工作另外的意义,增加身在其中的趣味。读读不同类型的书,听听报告,会会朋友,与家人一起休闲,看看父母等必能增加我们的营养,或许会使我们在“渐休”中“顿悟”。

  适当妥协。妥协是一种韧性。韧性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质。妥协是平衡、是调和,平衡的观点大家容易接受,调和的观点是盾牌,可以避免自己受伤。站在领导的角度,适当妥协的人是有全局观的部下;站在属下的角度,适当妥协的人是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有包容心的领导。

  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适合的休整方式。手脚会累,心也会累,漂泊不定的心需要“港湾”。每隔一段时间自己静下来,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去,想想生活的真正意义和工作的真实目的,写写自己的真实感受,释放压力,放松心灵。让心灵在自己的“避风港”中得以休整。

  (2)控制情绪

  情绪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喜、怒、哀、乐、惧、伤是基本的情绪变化。伴随着情绪而产生的身体现象,如面红耳赤、呼吸频率加快等往往是骄傲和自卑感的外在表露,是性格最清楚的显现。当我们面临挫折时,受到不安全感、自卑感的影响,常常通过气愤、悲伤、恐惧、厌恶等情绪来表达心声,以期达到预想的目的;当我们取得成绩、得到赞扬时,受到骄傲心理的影响,常常通过快乐、同情、羞涩等情绪来表达心声,以期架起与他人良好沟通的桥梁。我们的情绪和情感也会随着工作、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工作中,有些情绪是疏离性的,有些是亲和性的。最常见的疏离性的情绪是气愤、悲伤、恐惧、厌恶等,最常见的亲和性的情绪是快乐、同情、羞涩等。

  约翰·米尔顿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上级对下级工作不满意、下级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和评价有意见时,会气愤甚至是愤怒;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会悲伤;看到了不喜欢的人和事时会厌恶;在陌生的环境中会不安等,这些都是疏离性的情绪表现。工作中亲和性情绪也很常见:胜利后的喜悦,对他人的抚慰,受到赞扬时的羞涩等。

  防止情绪的误用和滥用。一个知识型员工,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防止情绪的误用和滥用,特别是疏离性的情绪的滥用。尽管情绪可能是克服自卑感、提高人格特质、获取认同的重要方法,但情绪的滥用本身不是好的习惯,有时候还会转变成病态,伤害他人,却对事情的处理没有益处,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感降低行为。尽管很多人的愤怒、悲伤、骄傲、自满有其原因,他人会给予不同程度的理解和同情,但这些终究是疏离性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会使人更亲近,反而让人与人之间有了隔阂。快乐是征服困难的一种好的方式,也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同情是社会感的多种表现中最单纯的一种。这些亲和性情绪也经常被误用,例如看他人痛苦时的快乐,施舍中同情等。那些在不当时机、地点,对不适当人员的看似亲和性情绪同样是破坏社会感的,其实质是一种疏离性的情绪,或是一种征服工具。

  《三国演义》小说中情绪滥用的事例很多。刘备本是谨慎的人,但因为被东吴夺取了荆州,又杀害了他的结拜兄弟关羽,他一怒之下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战将百员,御驾亲征。东吴孙权起用陆逊为大都督,抵御刘备。陆逊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火烧蜀军营盘700里,刘备70余万人被杀得大败而归,刘备的这次情绪滥用,成为他人生最大的败笔。

  防止情绪的衰竭。情绪控制除了以上论述的情绪滥用,还有情绪的衰竭。情绪衰竭的主要表现是工作热情的消失,工作中烦躁、发脾气、对人冷漠、麻木不仁、悲观、沮丧、抑郁、消沉。情绪衰竭也是造成工作倦怠的重要原因。

  只有平静的内心才能实现情绪的自我调控和管理。内心平静下来,才能把学习到的知识、理论沉淀到内心里面,沉淀为自己的一种状态。如果没有这一个过程,无法把它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状态,你读任何书,学习任何理念,听任何道理都是无效的。因为不能内化和沉淀,你就无法拥有感悟的资本,无法用书本上的以及别人宣讲的道理去指导实践。

  (3)充分交流和合作

  人是社会性的,其心理机制中都具备从外界吸收信息的能力,每个人都必须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类交流不断完善的过程。很多物种没有语言,一些高级动物仅仅会使用简单的叫声。而人一岁多就可以用语言与他人交流,可见,语言在人类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阿德勒认为:“语言在人类灵魂发展中,有无比重要的价值,只有以语言为前提,才可能有逻辑思考,而逻辑思考是帮助我们建立概念及了解各种价值差异所必需的。”因此,学会说话,有话好好说很重要。“说”,不同于一个人的口才,也需要学习、培训和不断提高。

  首先是清楚向谁说。说什么取决于听众是谁以及对听众的分析。听众是沟通的对象,这个对象的类型是什么?是客户、供应商,还是企业内部人员;是上司、下属,还是同级。对象的特点是什么?性格、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对象数量是多少?是一个人,还是一组人等都需要了解,并加以分析。对象不同,需要交流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如果是听众错了位,说得再好、再多也没有作用,有时还会起到反面的作用。

  其次是说什么。想要表达什么就直接说什么,尤其是坦白地讲出内心的感受、感情、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说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但要理性,不理性的争执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如果说了不该说的话,往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弥补,正是所谓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沟通时不能信口雌黄、口无遮拦。

  最后是怎么说。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说包含三种技巧:用词、声音和视觉要素。用词是指词汇的选择是否准确、清楚、达意;声音是指说话的音调;视觉要素是指一系列外在的表现形式,如着装、姿态、外表等。研究表明,在说话中,只有7%的信息是词语传达的,音调则传达了38%的信息,而另外55%的信息则是由视觉要素传达的。

  如果用词与另外两项要素不协调,人们宁愿相信后两者表达的信息而不是前者。所以,如果一个领导者嘴上说得很好,但是他说话的腔调和身体语言却明显表明他心里想的是另一套,那么人们一定会对他投不信任票。

  在说的过程中适时运用“暂停”。谈话中的停顿使得倾听者可以适应说话者的表达方式,并且吸收之前所听到的内容。一个积极的倾听者绝不是在谈话过程中只想着“赶紧说完,我还得说呢”,而对别人说了什么根本不在意的人。

  身在职场,难免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一些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唯有合作才能勇往直前。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全控制环境,生命太短,我们的躯体也太软弱,我们需要不断适应环境。

  人类前进的步伐是不会停止的。今天的成就是昨天努力的结果,只有通过合作,在他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人的成长是“依赖—独立—互赖”的过程,最高的境界就是互赖,共赢。

  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当今社会任何的成长和前进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一个人有他的价格和价值,价格是别人给的,但是价值是自己提升的。你希望自己值多少钱,就要让自己具备多少价值。与人合作共赢的基础就是你有多少能给别人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善待别人,克服本位主义的心态。

  助人就是助己,生存就是共存。社会分工越细,每个人对他人的依存度就越高,不会与别人合作,就相当于把自己送入地狱。好心态才有好同事。同事之间最容易形成利益关系,如果对一些小事不能正确对待,就容易形成沟壑。在处理同事之间关系时,应以大局为重,多补台少拆台。对待分歧,要求大同存小异。同事之间由于经历、立场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往往会产生

 

版权所有 (C) 2021 成都市心灵空间文化传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专家团队 | 联系我们
乘车路线:地铁一号线金融城站A出口前行300米左侧

蜀ICP备13020453号-1  网站建设:成都元鼎信息